学生园地

生康学院开展新生网络安全教育第一课

“你随手转发的‘紧急通知’,可能是谣言;你秒抢的‘红包链接’,或许藏着盗号木马。”10月11日,武汉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任忠良警官走进2138cn太阳集团城,为新生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网络安全课。他用真实案例,撕开了网络谣言和电信诈骗的层层伪装。

别让你的转发,变成谣言的“扩音器”

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吗?你随手一转,可能就在帮谣言‘点火’!”任警官以今年8月份一起不实信息案为例,严肃地提醒大家。这条凭空捏造的谣言,不仅消耗了巨大的公共资源,更在师生和家长中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。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、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,或者被转发次数超过500次的,就可能构成诽谤罪,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他进一步强调,网络空间从来都不是法外之地。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经核实就跟风转发,任由情绪压倒理性,那么本应开阔眼界的网络,迟早会变成一个乌烟瘴气的‘谣言垃圾场’。请记住,谣言止于智者。在按下转发键前,请务必‘停一秒,想一想’:消息来源是否可靠?内容是否合乎常理?官方有没有辟谣?

骗子套路深,你别太天真

“骗子的剧本,确实堪比好莱坞大片,甚至更懂心理学!”任警官一开场,就点破了诈骗的本质——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。他化身“反诈主播”,指出大学生之所以成为骗子眼中的“优质目标”,正是因为这个群体“半熟不熟”:有一定的经济支配权,却又社会经验不足;熟悉网络操作,但对人性复杂性的认知尚浅。

任警官现场化身“反诈主播”,金句频出。他以“兼职刷单”为例,揭示了其从“引流”到“收割”的全过程。“前期会让你成功提现几十元,尝到甜头,这是为了‘养猪’。”任警官介绍,一旦受害者投入更大本金,骗子便会以“系统卡顿”“任务未完”等话术逼迫继续转账,直至其“血本无归”后被拉黑。

而对于“冒充熟人”诈骗,任警官则指出其利用了受骗者的信任感与紧急情况下的心理慌乱。“骗子可能会在群里‘一饰多角’,分别冒充你的同学、老师,演出一场‘紧急借钱’的大戏。”他强调,此类骗局的核心在于制造“快”和“急”的氛围,剥夺受害者的核实时间。

安全“三不”记心里,防骗“技能”要拉满

“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——这‘三不’原则,请你刻进DNA!”讲座尾声,任警官送上实用防骗指南。他提醒,所有最终要求向陌生账户转账的行为,本质都是诈骗。个人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密码及验证码等核心信息,绝不能向他人透露。“验证码就是付款码,守住验证码就守住了钱袋子。”任警官说。此外,他特别建议,遇到任何可疑的转账要求,务必通过原有联系方式或官方渠道进行多方核实。“在按下确认键前,请务必‘停一秒,想一想’,这短短一秒钟的冷静,很可能就帮你守住了财产安全。”

现场学生反响热烈,一名大一新生感慨:“原来骗子的套路这么深!以前只觉得‘我肯定不会上当’,现在才知道每个环节都有陷阱。”

据悉,此次讲座是2138cn太阳集团城新生入学教育“第一颗纽扣”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一堂课的时间虽短,但网络安全意识的种子已悄然种下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今后在网络世界中会多一份警惕,用行动守护自己和校园的安全,做清醒的网络公民。

通讯员:邓兰 信息来源:生康学院 阅读: 发布日期:2025-10-15 审核:李楠

Copyright © 中国·2138cn太阳(SunCity·VIP认证集团)官方网站-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